透過實地踏查了解吉安地區的歷史發展及文化變遷,花蓮縣社區大學一連兩天「走讀吉野村人文之旅」,由《川端遺事》作者林裕勳帶領民眾探索吉安鄉的歷史脈絡,體驗融合多元文化的百年移民村。
吉安鄉原為南勢阿美族人聚居地,族社包括七腳川、荳蘭、薄薄及里漏等社,清康熙22年(1683)清帝國將台灣納入版圖,先經營西南部,後來才開始重視東部原住民區域的經營,積極「開山撫番」,直至光緒元年(1875)設立卑南廳後,吉安地區才正式納入清朝版圖。
明治29年的「新城事件」及明治39年的「維李事件」,日本當局認為七腳川社是制衡太魯閣族的重要力量,因此,七腳川社獲得日本當局提供精銳的槍彈,為日本軍警擔任征討太魯閣族及隘勇線的防守工作。
但因薪資問題及日人壓榨,1908年七腳川社發起抗日行動,攻擊隘勇線及警察派出所,引發長達三個月的戰事,日軍出動重兵鎮壓,最終七腳川社因糧食不濟被迫投降,事變後,七腳川社族人被遷離原址,聚落土地被日人收編為官有地,成為日治時期吉安鄉「官營移民」的開墾起點。
在干城的「拓地開村碑」,1908年七腳川事件後,日本政府將花蓮地區作為「官營移民」試驗地。1910年,首批移民來自日本德島縣吉野川沿岸,故名「吉野村」,日人設置荳蘭移民指導所,協助移民農耕及生活,吉野村後來成為日本在臺灣東部移民的示範村,開啟花蓮移民村發展。
為穩定移民,1912年建立吉野神社,成為吉野村的信仰中心。此後,日本佛教與文化活動也逐漸融入當地。同時,吉野村陸續設立郵便局、醫院等基礎設施。郵便局方便移民進行匯兌與書信業務,醫院則改善了初期移民面臨的衛生及醫療資源不足問題。
1917年,移民指導所廢止,村政由移民接管。1937年成立「吉野庄」,行政區域進一步劃分,吉野村在日治35年間逐步發展為現代化農村,1945年日本戰敗,國民政府接管,宣告殖民統治結束。
為讓學員進一步了解日治時期吉安鄉的生活樣貌,林裕勳帶著學員登上楓林步道,而日據時期吉安就已有輕軌,可連接花蓮港、宮前(今慶豐村、吉安村、太昌村、北昌村)、草分(今永興村)、中園(今吉安村)、清水(今福興村、稻香村)、行政官署及公共浴場,還有能行駛在輕軌上的「人力手押車」。
社大校長沈君茹表示,花蓮社大今年出版了文史書籍《川端遺事》,作者透過內容帶著學員實地踏查書中的日式遺跡,讓學員對吉安鄉的生活樣貌有更深刻的認識。